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lyshdqjqjdwsffzx/2024-0000071 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
成文日期: 2024-12-08 发布日期: 2024-12-08
发布机构: 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保健
院内宣传栏或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健康保健及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科普,欢迎大家订阅、转发。
发布时间:2024-12-08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得了腰突怎么办?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不敢弯腰,不敢提东西。得了腰突,由于很疼,恢复的慢,很多人都担心预后,以后工作生活怎么办?今天,给大家好好的聊一聊得了腰突,该如何缓解以及养护。

腰突一旦确诊,首先卧床休息,一般严格卧床3~4周,用腰围保护、适当下地活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等。这是首选治疗方式。如果非手术治疗,症状不缓解,腰腿痛症状依然严重,反复发作,经三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则考虑手术治疗。这里主要讲非手术治疗以及平时如何物理养护腰椎。

不弯腰,而是下蹲拿重物

根据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在腰突记急性发作期,建议大家在提取物品时要小心翼翼,尽量避免提重物,先下蹲再起身,避免直接弯腰提取重物。可以有效缓解腰痛再发作。

腰突患者提重物时,下蹲后将重物抱起贴近身体,挺直腰背后慢慢站起来。经验之谈,很多腰突患者,一边治疗,一边养护,80%都慢慢恢复了。坚持下来养护很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合理安排锻炼,锻炼核心肌群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在锻炼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腰部受伤。

要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必须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大家在家可以坚持进行“五点式”锻炼:身体仰卧,用头、双手、双脚支撑,抬起腰部,使身体保持拱桥姿态。“呼气时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再吸气放下。每天做3到4组,每组10次。特别提醒,刚开始要循序渐进,不能锻炼过猛。

还有一招是“飞燕式”:身体俯卧,将双手、双脚、头部一齐抬起。他建议,老人和肥胖者四肢力量不够,可以只抬起上半身,这种俯卧后伸锻炼,也有锻炼腰部核心肌群的效果。

不要坐太久,经常起来运动走走

“腰椎间盘突出者不能久坐,每过45分钟就要起来活动,椅子也别选老板椅。建议腰突患者,平时坐硬板凳,凳子的高度适中,保证坐下时腰背基本挺直,大小腿呈直角;经常开车的可以在车上放置腰靠,开车时用以支撑腰背部。有条件的,可以买一张按摩椅放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的按摩椅上按摩几分钟,但别盲目去外面的小店推拿、按摩。特别提醒,正骨、复位是一项专业活,建议去专业医院推拿,推拿前必须明确疾病程度,否则适得其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在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腰部悬空。

注意腰部保暖

腰部受凉容易导致肌肉紧张和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因此,患者应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合理调整工作和生活习惯:对于经常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工作,如办公室职员、司机等,应适当调整工作和生活习惯,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做一些腰部伸展运动,如扭扭腰、拍拍肩等,以缓解腰部压力。

物理治疗与康复

根据医生建议,可以尝试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好转。使用专业的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保持良好的心态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但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病情而产生过度焦虑和压力。家人和朋友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定期复查与跟进: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和康复进展,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与医生沟通并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这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或复发。

注意饮食健康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同时,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虽然适当的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有益,但剧烈运动和外伤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应避免参与高强度的运动活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

合理选择鞋子

穿着一双舒适的鞋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同样重要。患者应选择具有良好支撑性和缓冲性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以减少脚部对腰部的压力。

九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全面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对颈肩腰腿痛等相关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欢迎前来咨询就诊。咨询电话:0539-8092566。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