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lydcsyxx/2024-0000034 公开目录: 美育评价
成文日期: 2025-05-14 发布日期: 2025-05-14
发布机构: 临沂东城实验小学
临沂东城实验小学2024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14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一、艺术课程建设

(一)课程设置

我校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接受系统、全面的艺术基础教育。此外,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艺术兴趣需求,学校还开设了书法、手工、舞蹈、合唱等校本艺术课程,每周安排1 - 2 课时,丰富了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音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唱歌、欣赏、乐理知识、乐器演奏等方面。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节奏感,通过简单的儿歌演唱、音乐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高年级则逐步增加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如经典民族音乐、世界名曲等,同时开展乐器教学,如口风琴、竖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水平。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通过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播放丰富的音乐视频、音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美术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美术欣赏等。绘画教学从基础的线条、色彩知识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如人物画、风景画、科幻画等;手工制作涵盖纸艺、陶艺、布艺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书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和审美情趣,从基本笔画、结构入手,指导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美术欣赏则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如中国传统绘画、西方油画、雕塑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示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师亲自示范绘画、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

建立了多元化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则以学期末的艺术作品展示、音乐表演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查学生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艺术素养的提升情况。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促进学生在艺术学习上的持续进步。

二、艺术教师配备

(一)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现有专职音乐教师6名,专职美术教师5名,均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还有若干兼职艺术教师,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长,为艺术教育注入了多元活力。艺术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00%,其中部分教师还具有硕士学位。

(二)教师培训与发展

为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本年度,音乐教师参加了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合唱指挥技巧、乐器演奏进阶等培训;美术教师参加了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绘画材料与技法创新、书法教学指导等培训。此外,学校还定期开展校内艺术教学研讨活动,组织艺术教师观摩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鼓励艺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三、艺术教育管理

(一)管理机制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艺术教育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还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对艺术课程教学的日常监管,确保艺术课程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正常开展。建立了艺术课程巡课制度,由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对艺术课堂进行巡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规范艺术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艺术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定期检查艺术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教学资料,将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艺术教学质量监测,通过课堂测试、作品展示、表演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分析教学质量数据,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三)活动管理

制定了详细的课外艺术活动管理制度,明确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指导教师职责等,确保课外艺术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

加强对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的管理,每个社团和兴趣小组均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训练方案。定期对社团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社团和兴趣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心组织各类艺术展演和比赛活动,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目标、流程和安全保障措施。活动过程中,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音乐教学设施:学校建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配备了钢琴、电子琴、手风琴、音响设备、打击乐器等齐全的音乐教学器材,能够满足音乐教学和排练的需求。此外,还为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配备了专业的合唱台、乐器架等设备。

美术教学设施:美术教室配备了画架、画板、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书法用具等丰富的教学设施,设有作品展示区,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同时,为满足不同美术课程的教学需求,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其他艺术设施:学校还建有舞蹈教室,配备了专业的舞蹈把杆、镜子、音响设备等,为舞蹈教学和排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校还设有艺术展览厅,定期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艺术风采。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一)艺术社团与兴趣小组

学校成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如合唱团、舞蹈队、绘画社团、衍纸社团、彩泥社团、彩铅社团、综合材料社团、书法社团等,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艺术领域。社团和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学习和展示平台。在本年度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学生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区级以上奖项。

(二)校园艺术节

校园艺术节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本届校园艺术节以“多彩艺术,绽放梦想” 为主题,历时一个月,涵盖了文艺汇演、绘画展览、书法比赛、手工制作展示等多项活动内容。活动期间,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展出绘画作品300幅、书法作品120幅、手工制作作品500件,举办文艺汇演2场,参与演出的学生达到200人次。校园艺术节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三)校外艺术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艺术比赛、展演和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到市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参观艺术展览,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参与校外艺术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艺术水平,还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将艺术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艺术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学校在校园内设置了艺术长廊,展示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在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悬挂着艺术名家的画像和经典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此外,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定期介绍艺术知识、展示学生的艺术风采,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二)班级文化建设

鼓励各班级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将艺术教育与班级文化相结合。每个班级都设有文化展示区,展示学生的绘画、书法、手工作品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艺术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艺术氛围营造

通过举办各类艺术讲座、艺术鉴赏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邀请艺术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讲座,介绍艺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分享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艺术影片、戏剧演出等,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艺术素养。

七、重点项目推进

(一)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项目

本年度,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项目,将中国传统音乐、美术、戏曲等元素融入艺术课程教学中。在音乐教学中,引入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唱腔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剪纸、年画、国画等传统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提高了艺术素养,还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学生创作的一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数字化艺术教育资源建设项目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艺术教育资源建设项目。通过整合网络资源、购买专业教育软件、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方式,建立了丰富的数字化艺术教育资源库,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电子图书、艺术作品等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随地从资源库中获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或移动终端,自主学习艺术知识,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为艺术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八、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一)自评机制

建立了完善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机制,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艺术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自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自评方案、组织实施自评工作、撰写自评报告等。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自评工作以《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为依据,从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条件保障、特色发展以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自评结果

本年度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为优秀,通过自评,我们也发现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有待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等。

(三)改进措施

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学校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注重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研究,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鼓励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加强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拓展艺术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艺术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