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东区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迅速行动、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唱响“高全多严”四字诀,扎实推进“结案连心”活动,效果初步显现。活动开展以来,326件“急难愁盼”信访案件实现“案结事了”,群众来区、去市、到省、进京访实现大幅下降,全区信访形势平稳向好。
一、政治站位“高”。全市信访“结案连心”工作会议后,河东区迅速进行了贯彻落实,立即召开了区委常委会议对全区“结案连心”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全区“结案连心”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结案连心”活动领导小组。会上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结案连心”活动的实施意见》,将所有交办案件全部纳入“结案连心”范围。在3位市级领导、6 个市直部门按照分工联系我区的同时, 45位区级领导79个部门单位负责联系189个村(社区),包保604件信访案件。实行了区委书记签批制度,活动开展来,区委书记隽新阳同志3次对“结案连心活动”进行签批指示。区委常委一线工作,区委书记、区长预约接访,区委常委周一接访制度。区委常委任组长的8个督导组常态化督导,检查督导各镇街各部门“结案连心”工作的推进落实,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每周一次召集召开“结案连心”工作调度会,调度“结案连心”工作情况,部署下一步重点信访工作。
二、矛盾纠纷排查“全”。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的“底座”作用,按照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准确掌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点”即发挥网格员、党政干部、政法干警、执法人员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作用,利用他们熟悉本村居、本单位、本系统情况的优势,以工作人员为点,全面排查其负责区域的矛盾纠纷。“线”即发挥“结案连心”活动走访排查工作队、十大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的牵头协调作用,以及各级信访组织、调解组织的主力军作用,采取“线”式方法,全力排查涉法涉诉、教育领域、劳动社保等重点领域,涉师涉军、涉众案件等重点群体以及新发生、苗头性的信访矛盾。“面”即,区委“结案连心”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把镇街排查、系统排查和单位内部排查、村居社区排查、企业排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区矛盾纠纷全“面”的“滚动式”“拉网式“过滤式”排查。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信访矛盾纠纷291件,全部实行台账管理,进行精准有效管控。
三、案件化解措施“多”。一是领导结案帮服。各级领导干部对“结案连心”的案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严格工作流程,强化跟踪帮扶,推动案件化解。本年度已安排2批区级领导包案93件。二是推动问题解决。进一步完善接诉即办、首办负责、信访听证、跟踪督办等机制,抓住诉求解决、化解问题的黄金时间,优质高效办好每一件信访事项。今年来,化解“四初”案件168件,基础业务受理率、办理率、满意率皆为100%。“治重化积”专项工作情况累计交办245件信访案件,现已化解 220件,化解率 89.8%。三是确保面上稳定。对于全区234名重点信访人员全部落实稳控责任人,每日三调度,每天“零报告”。通过镇街摸排稳控、预警信息推送、信访局自助查询、特定渠道信息等方式,及时处理处置信息。
四、督导考核“严”。一是实行调度、通报制度。区委“结案连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结案连心”工作情况,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半年一评估,一年一考核。对“结案连心”案件台账,进行动态管理,新发生信访事项;及时交办;已经化解的,及时销号;尚未化解的,跟踪督办。二是实行督查考核制度。把“结案连心”活动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评价高的干部,年度考核时优先考虑优秀等次;对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工作失职导致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的群众合理诉求久拖不决甚至引发有影响信访突出问题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三是实行“三函”制度。对信访事项受理不及时、超期未办结、群众不满意的,发“信访督办函”;对信访量居高不下、上行风险较大的地方和部门,发“信访提醒函”;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等引发聚集上访或个人极端事件的,发“问责建议函”。截至目前,已发“信访提醒函”20期,及时提醒相关部门防范化解信访风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防止信访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