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河东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积极发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产业,因村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奏响了产业兴旺“交响曲”。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在河东大地上瓜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郑旺镇小西河家庭农场里,百余亩阳光玫瑰葡萄逐渐进入成熟期,一颗颗圆润的“绿宝石”成为当地的“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 郑旺镇小西河家庭农场负责人巩在宝说。“目前种植在103亩左右现在已进入丰产期。现在亩产大约一亩地在4000斤左右。现在销售也还可以。现在批发大概在五块钱左右。”

今年以来,郑旺镇新增产业项目47个,其中,郭家湾玫瑰种植、刘官庄肉牛养殖、石汪崖宠物狗养殖、常旺鹌鹑养殖、大巩家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等28个项目投入运营,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建设,让郑旺镇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特色乡镇。
郑旺镇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佳说:“郑旺镇“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实现在农业产业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丰收的葡萄,让郑旺镇小巩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而在八湖镇今年丰收的黄金梨、秋月梨让65岁梨农刘培英大获丰收。八湖镇付赤坡村梨农刘培芳说:“ 一亩地现在效益就是一万多块钱,十亩地就十万多块钱。”丰收的黄金梨、秋月梨让八湖镇继草莓、莲藕之后又一特色农产品打响八湖品牌。而在汤河镇,近年利用新型销售模式,让曾经远下广州的苗木花卉种植户在家门口实现了苗木花卉的远销。沂州海棠产业示范园带货主播沈艳说,“现在是海棠花销售的旺季,平均每天带货100多盆,主要就是销往南方,我们这里最受欢迎的海棠花就是四季海棠长寿冠,还有长寿乐。”

依托便捷的电商平台,这里的海棠迎来了销售的“春天”。如今,汤河镇已正式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凭着美丽的市花沂州海棠,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游玩、打卡,未来,汤河镇将着力打造海棠之都、康养小镇,以海棠为特色,以苗木花卉产业为支撑,对接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将海棠产业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锦绣产业”。

汤河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钟圣丽说:“以这个海棠产业园,这一片为基础,再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有为青年回乡创业,并且带动周围的这些海棠专业村增收致富,让人民的生活更富裕,生活更幸福。”
近年来,河东区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础,在各镇街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种植苗木花卉、草莓、葡萄、莲藕、西红柿等多项产业,有效推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河东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士亮说:“通过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跟踪指导,面对面地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提振群众发展种植特色农产品的信心,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河东区共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亩均产值超1万元。”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下一步,河东区将进一步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持续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在农业产业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