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qzf/2025-0000010 公开目录: 议题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1-09 发布日期: 2025-01-09
发布机构: 河东区政府办公室
议题解读:关于《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起草情况的汇报
发布时间:2025-01-09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一、议题背景

在第二十届河东区人民政府第58次政府常务会议上区财政局局长做了关于《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起草情况的汇报。

二、主要内容

(一)精准分析总结。对照《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认真收集信息资料,全面分析总结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针对2025年预算编制科学性、精准性,我们结合实际,立足财政职能,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为报告起草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认真分析经济形势。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制定合理收入预期目标,统筹考虑2025年“三保”支出增长规模,坚持“三保”优先原则。

(三)高质量起草修订文稿。在报告起草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把资金聚焦到全区经济发展上来,预算安排上与区委、区政府2025年工作部署紧密相扣,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今天会议的讨论稿。

二、报告主要内容

整个报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四本预算执行情况、债务情况;第二部分为落实区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情况,包括狠抓组织收入、坚持理财为民、狠抓财政管理效能、守牢风险底线等情况;第三部分为2025年预算安排草案,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四本预算安排、政府债务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第四部分为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三、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一)抓实收入和财源建设,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坚持依法征收与减税降费相结合,强化财税企互通协作,加强财政资源的统筹。一是加强财税协作,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开展欠税清理、行业评估等,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征管。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对非税收入项目逐项研究,督促各非税执收部门摸清底数,应征尽征,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认真研究、抢抓机遇,充分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重大竞争性专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中央支持领域,提前部署、筹划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区级重点支出纳入中央、省、市相关部门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坚持预算法定,提高财政资金配置质效。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深化零基预算,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一是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基本方向。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政府规划计划目标,坚决落实预算法定原则,“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推动财政资金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二是全力保障重点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做好分类保障,对刚性必保支出“应保尽保”,对国家和省市区有投入要求和具体标准的支出“尽力而为”,对国家和省市区有投入要求但无具体标准的支出“统筹保障”,对部门合理需求“量力而行”,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向重点、亟需领域聚焦聚力。三是提高编制预算水平。深化零基预算制度,围绕“破基数、控支出、促发展、守底线”,在保障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各类支出应压则压,坚决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确保在财力限额内精准规范编制,确保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预算上得到有效保障,在执行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树牢绩效意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完善内控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财政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压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内控和绩效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刚性,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提高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二是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改革,将各项财政支出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科学设置绩效指标,改进绩效评价工作,强化部门的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对重点绩效评价结果达不到优良等次的政策和项目,压减或取消明年预算安排。

(四)强化风险防范,促进财政可持续良性运转。始终将“三保”和债务风险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财政运转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一是强化“三保”支出预算编制,坚持“三保”优先原则,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并严格按程序向同级人大提交审议批准执行,确保预算安排不留缺口。二是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严禁突破债务限额红线,逐月梳理还款计划,建立资金台账,加强统筹谋划,保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及时、足额偿还。严控政府隐性债务,压减债务余额,确保财政运行稳健。

田婷婷主持召开区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