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201/2025-0000012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
成文日期: 2025-02-18 发布日期: 2025-02-18
发布机构: 河东区供销社
河东区供销社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8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今年来,河东区供销社在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社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全系统预计营收16.16亿,同比增长5.73%。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9月,成功承办全国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现场部分。这次现场观摩是我区十五年后再次承办供销系统最高规格的全国现场观摩会议。“多级联合、双线运行、县基一体、联农共富”的河东供销模式被重点推荐。11月,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在省级会议作经典发言2次:在全省供销安全会议上的作典型发言、在全省新任县级供销社主任培训班暨基层社主任培训示范班的会议上就改革经验做典型发言;改革材料荣获全国供销总社成立70周年改革实践类二等奖;《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创新现代流通服务模式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简报、被临沂市委改革办采用;农业社会化及流通网络服务建设相关经验被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二)农业生产服务取得新发展。积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土地全托管。2024年新增全托管面积2000亩,累计土地托管面积4.85万亩;年开展农机作业、植保飞防、测土配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50万亩,另外承接中央财政支持的2.5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大力推进临沂农业全产业链中心建设,新建信息服务大厅,做好烘干塔的维护功能,全年完成粮食烘干3万吨。

(三)农资保供能力取得新提升。建立了“农资流通龙头企业+配送网点+村级服务社”为框架的农资流通主渠道,与金沂蒙化肥有限公司、施可丰、红日集团、金正大等厂商合作,针对河东土壤结构测土配肥,打造“供销直供”品牌专用肥,每亩地降低30元用肥成本。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资配送中心4处,基层销售网点150个,年均农资3万余吨,占全区总需求量的50%以上。同时,积极参与种业振兴行动,发展新质农业,建立良种培育基地1700亩。

(四)流通服务网络取得新跨越。2024年累计投资520余万元用于提升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了一处2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大棚便利店配送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载体,依托盛业超市成熟的商品供应链及全省供销系统供应链体系,为全市的168家城市社区便利店、181家村级加盟店进行商品配送;中央厨房——谷锦坊新扩建生产厂房3000平方米,扩大生产规模,引入松川雷博等设备,在现有的水饺、馄饨等品种基础上新研发牛排、鸡排等调理品,日生产能力达30吨。实行“实体+网络”双线运行模式,与本地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直播、新型团购等,实现2000多个品类商品同步上线经营,同时带动100多个农特产品线上直销,实现农产品上行。同时畅通供应链,结合市场需求,通过直接与厂家洽谈对接,实行直采直销模式,定制“盛业优选”商品,一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对6家乡镇基层社实行“县基一体化”管理,实现基层社资产、人员、财务、业务“四个统一”,推动龙头企业与乡镇基层社业务合作、网点共建,全力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探索村级基层供销社和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各镇街通过开放办社、联合经营等形式,加大与镇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合作力度,重组改造为村级供销社。其中郑旺供销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基层供销社”,八湖供销社被评为“全国基层供销社标杆社”“全省高质量发展基层社”,刘店子供销社被评为“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基层社示范社。

(六)社有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开发和挖掘社有资产资源的潜力,通过产权联合、业务对接等方式,与锦江酒店、兴之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合作,成功地激活并优化了北园春天、汤头龙车辇、八湖供销社等原本闲置资源的运营状态,合作开办喆啡酒店北园春天店、茶叶基地等项目,推动社有企业多元发展,促进资产增值保值。

二、2025年计划

2025年河东区供销社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五代会会议精神,以组织服务农民为主线,以服务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根本任务,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提升“三件大事”,加快推动“五大发展”。

(一)抓农资保供,推动农资供应高质量发展。完善农资仓配体系,搭建以区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供销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打造“供销直供”化肥品牌,打造农资配送“1小时服务圈”。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积极参与种业振兴行动,发展新质农业。

(二)抓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聚焦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际需要,着力推动单环节、多环节服务向全程化服务拓展,带动更多基层组织参与土地托管服务。同时顺应服务装备智能化趋势,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完善流通服务网络,推动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改造2处集采集配中心、6个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6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完善农产品冷链仓储设施,强化镇、村网点农产品购销、快递收发等功能,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通道,强化便民综合服务能力。

(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推动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依托沂蒙绿源再生资源公司,推动建设以废旧物资和新三样”为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分拣和加工中心、乡镇级回收站点、村级网点,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和运输车辆,拓展县域物流网络功能。

(五)加强合作社建设,推动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总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以“县基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对基层社的统一管理,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盘活低效资产等方式,解决基层人才、场地、业务和发展机制问题,增强基层社综合服务功能,形成特色的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服务新优势。

(六)加快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紧扣为农服务产业链增值,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服务、农资减量增效、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推动系统内企业与社会企业、上级社的合作,因地制宜发展供销合作社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