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edongquhd0208/2023-0000003 | 公开目录: | 部门计划 |
成文日期: | 2022-12-09 | 发布日期: | 2023-02-06 |
发布机构: | 河东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2022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做强做优管理职能,提升服务保障效能,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单位,《新形势下公务接待管理信息化的路径探讨》入选山东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承办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现场会。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做好第二党建网格组长单位各项工作,创新“三环”党建工作法,获全区党建工作法三等奖。积极选派人员承担“第一书记”、红领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任务。
(一)聚焦“党建统领”,加强理论武装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讲政治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不折不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严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内容。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升支部组织力。将“三会一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每季度召开支委会研究党建工作,每月按时开展党员学习活动,每周开展科长结合理论政策讲业务,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三是持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结合主题党日、“学悟见创”、“3+1”理论武装体系活动,加强教育提醒,抓好监督检查。加强廉政教育,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抓好党员表率作用,促进组织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深入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2次意识形态专题培训会,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参加市管办“学悟见创”讲业务活动,集体开展6次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10次,以及“双报到”志愿服务工作20余次。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把红色教育资源作为生动的教材,组织党员干部到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山东保密传统教育展览馆现场学习,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入党誓词,让党员干部近距离接受洗礼,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教育工作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
(二)聚焦“两化融合”,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标准引领,勇于实践创新,全面系统推进主干业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两化融合”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健全标准规范,推进公务接待管理标准化建设。2019年,河东区被确定为山东省公务接待标准化试点单位;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公务接待管理)专项试点示范单位。2019年,我区研发了“河东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审批平台”,平台通过“三个前置”实现了接待流程标准化、监督管理时效化和责任追究常态化。在2020年12月全省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工作会议上,河东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作了经验交流发言。2021年,中心申报了临沂市地方标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参与制定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的起草等工作,为构建系统完善、科学合理的公务接待标准体系铺路。二是强化创新实践,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2020年,河东区被确定为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单位。将全区48座建筑楼,总面积183610平方米办公用房纳入全省房地产管理系统,完成了试点验收。创新实行“三色”管理法,用“红色”标识危险老旧需维修、改造,短期内难以正常利用的办公用房;用“绿色”标识正常使用的办公用房;用“蓝色”标识已移交和有望实现腾退移交管理的办公用房。通过“三色”管理,便利了办公用房资产的有效处置,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科学监管,狠抓节能提效,推进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建设。2020年我区被评为“国家级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区。今年,投资40万元开发建设了河东区公共机构节能监管平台项目,完成全区监管平台的搭建,重点打造区行政中心能耗监测,精确到每个房间,直观展现每个房间的能耗情况,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
(三)聚焦“集中统一”,推动规范管理
坚持把集中统一管理作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河东区不断强化管理手段的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为解决我区公车改革后遗留问题,探索采取委托化管理和市场化租赁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全区公务出行。经向市委事管办汇报,起草了《河东区公务用车规范化管理工作建议》,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同意后实施。将中心集中管理的51辆公车委托第三方公司管理,把车辆固定成本(保险、保养、维修费用)和可变成本(燃油费、人工费)分离。通过招标确定定点租赁企业,并通过社会化车辆定点租赁解决车辆不足、车型单一的问题。同时,用好“临沂市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跨部门调度,由中心公务用车服务科严格审核用车事由和使用范围,规范审批流程。通过规范,全区年用车费用同比降低10.9%,探索形成了适合我区实际的公务出行保障模式,近期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单位。二是进一步推进办公用房“三统一”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办公用房统一权属、统一调配、统一维修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以来,经过评估,调剂办公用房1000余平方米,将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局从中科创新园搬迁至区政务大厦集中办公,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办公用房资源,年节约财政资金60余万元。同时,为区政府办公室、区融媒体中心、河东生态环境分局等6个单位调剂零星用房16间。对行政中心、政务大厦等集中办公楼内所有房间统一进行编号,更新干部职工办公用房台账,提高了办公用房信息化水平。
(四)聚焦“过紧日子”,深化集约节约
落实上级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通过强化内控、精细管理,着力推进机关运行成本下降,相比往年,物业、园林、水电等同类项目年压减财政资金41.8万元。
一是推进信息化。在区行政中心一楼东会议室安装78套无纸化会议系统,有效节省了印刷费、材料费,提高了会议筹备效率。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行政中心、综治中心办公楼设置3套人脸识别设备、3套车辆通行智慧门禁系统,有效提高人员管控能力,并减少保安人员8名。二是推进节能降耗。建设新能源共享充电桩60个,对行政中心路灯进行智能电路改造35处;更换公共区域LED节能红外感应灯1000余套,杜绝长明灯;改造中央空调智能温控模块,实现节能高效运行。今年以来,全区公共机构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7%、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2%、人均用水量下降2.2%、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下降1.6%。根据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工作要求,推进党政机关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同欧达光伏公司合作,在区档案馆、区人社局等办公楼顶安装光伏发电装置,年发电量达20000KW.h。三是推进宣传引导。以能源资源降耗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全区33家单位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创建比例达66%。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绿色出行宣传月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电梯间、会议室、楼道、餐厅等公共区域设置宣传版面,在集中管理办公区域增设垃圾分类亭4处,提高垃圾清运频次,减少垃圾桶16个。通过宣传引导,使节能、节水、节纸、垃圾分类等理念深入人心。
(五)聚焦“精准精致”,打造暖心服务
依托移动互联网,自主开发机关事务“掌上办”微信小程序,涵盖报修、采购、审批、督查等11项功能,实现随时、随地、随身的管理服务,建立业务流程化、监管动态化的管理机制。
一是抓好物业管理。制定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工作标准及考核制度,组建督察组对各楼宇保卫、保洁、园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维修和排除水、电、暖故障300余次,确保卫生不漏一纸一屑,园林实现添“红”增“绿”。精准核算园林面积,明确管护标准,较去年减少管护费用13万元,实行周一派单、周五验收制度,确保费用下降、标准提高。二是抓好餐饮服务。对行政中心餐厅进行改造提升,新增4间接待室,丰富菜品种类,增加特色菜品和外卖食品。同时,改革取餐模式,实行职工自助化就餐,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日用餐人数接近1500人,受到职工一致认可。做好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设立取餐通道,有效解决取消堂食后的职工用餐问题,并保障区疫情指挥部人员、外来支援人员等300余人的就餐服务工作,确保静态管理情况下正常运转。三是抓好会议接待。做好省“四进”工作队服务保障工作。承担8处会议场所的日常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服务800余场次会议活动。通过办公用房调剂,将一楼东小接待室提升改造为会议室,兼具接待功能,配备相关设施,提高了会议活动保障能力。
(六)聚焦“疫情防控”,守好一排底线
落实一排底线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机关事务工作,常态化抓实、抓牢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制定工作预案。严格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制定了《机关疫情防控标准》《机关办公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等文件,备足消毒液、防护服、口罩、喷雾器等防疫物资,组织各科室、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展实战演练,有效应对了各种疫情突发情况。二是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定期对特种设备运行、消防安全等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及时、准确记录安全隐患并纳入问题台帐。严格落实重点岗位24小时值班、不间断巡逻及查码、验码工作,保障各管理楼宇安全运行。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成立工作专班,常态化做好人员外出情况报备,用好核酸检测追检系统,精准掌握第三方服务公司人员底数,及时督导、提醒、跟踪、核查,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不漏一次。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内部科室、第三方服务公司工作进行检查,通报问题、表扬先进,激发工作干劲。今年以来,印发督查通报11期。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继续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奋力打造机关事务工作新标杆。
(一)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从严落实《关于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开展“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大竞赛大比武。实施领航、铸魂、提质、争先、暖心、塑形六大行动,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区派“第一书记”、红领书记工作。
(二)深化集中统一管理。建公物仓,将各单位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使用。探索开展办公用房使用权证,建立车辆定点机构考核制度,提升运行保障质量。综合运用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形式,组织开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国内公务接待监督检查,增强制度刚性,规范保障服务。
(三)深化绿色机关建设。坚持以创促建,力争97%以上党政机关创建成为节约型机关。推进能耗检测系统升级及子系统建设,严格抓好制止餐饮浪费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四)深化两化融合建设。进一步构建机关事务工作标准化、信息化,继续优化“1+1+N”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标准体系,聚焦重点项目、把握关键环节,推进标准创建工作。全面做好全省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单位、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试点工作为试点评估验收准备工作。做好省“四进”服务保障工作。继续优化智慧机关事务管理系统数据,开发掌上机关应用小程序,推进房地产管理系统、垃圾分类系统升级等工作,实现“一端集成、一号通办”。
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2022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