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dsjj/2025-0000020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成文日期: 2025-05-13 发布日期: 2025-05-13
发布机构: 河东区大数据局
2025年数字强区建设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25-05-13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2025年,河东区大数据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大数据局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数字赋能,打造一批特色亮点和标志性成果,推动大数据工作全面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数字动能。

一、聚力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一)党建引领强业务。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和日常学习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全局大数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进一步巩固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树牢“数字赋能发展优政惠民兴业”党建品牌理念,持续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网络学院,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大数据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奋力推进全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为“品质河东”建设贡献大数据力量。

(二)打造过硬队伍。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活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大数据人才队伍。扎实组织局机关干部收听收看国家数据局数据大讲堂、省大数据讲堂、市局数字大讲堂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数字强市专题研讨班、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大数据干部职工专业能力素养。结合数字经济、网络安全、数据资产入表、DeepSeek培训等专题,积极邀请国家省市相关专家学者,年度完成至少2次全区专题培训讲座,提升全区领导干部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履职本领。

二、聚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增强数据资源“供给力”。强化数据资源供给支撑能力,在全区开展公共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目录全量规范编目,有序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

(四)增强数据要素“流通力”。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推进数据资产高效流通。

(五)增强数据应用“创新力”。挖掘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推荐参加“数据要素×”大赛。

三、聚力提质数字政府建设

(六)提升数字政府整体统筹效能。配合市局开展“职责、事项、系统、数据”四张清单梳理工作。健全项目全流程管理机制,修订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落实重大项目跨层级审核、项目全口径备案等工作要求,提高项目建设集约化、规范化水平。紧盯部门企业需求,推进DeepSeek等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支撑促进各领域应用场景建设。

(七)提升“爱山东”政务服务效能。深化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持续推进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同源同质办理。优化升级“爱山东”,强化集成办理,丰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功能,打造更多便民利企服务应用,新增政务服务场景13个以上。全领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推动“鲁通码”在社会生活领域应用,持续拓展“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服务场景。完成“爱山东”政务服务网迁移改造工作,依托政务服务网用户空间、智能检索、智能客服、“好差评”等共性组件,做好系统数据维护,提升“爱山东”智能化服务水平。

(八)提升“山东通”协同办公效能。深入开展数字机关建设,做强做优“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持续推广临沂创新应用平台(低代码平台)、无纸化会议系统等“山东通”平台共性应用,高效支撑机关内部办文、办会、办事。依托机关智慧内跑平台,推动机关内部共性业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办理,上线机关内部业务事项200个以上。持续优化“山东通”通讯录,组建区级运维团队,不断提升“山东通”运维保障能力。

(九)提升数字政府基础支撑效能。定期更新“城市大脑”数据。加强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治理应用,重点视频资源规范化治理覆盖率不低于95%,常规视频资源规范化治理覆盖率达到60%以上,打造一批视频监控创新应用。

四、聚力激活数字经济生态

(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企业。积极构建全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库,下沉企业摸排全区数字经济企业,搭建企业联络网,整合数字经济产业资源。

(十一)加强数字经济项目储备。瞄准数字经济重要领域、重点方向,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项目储备工作。

(十二)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传统企业应用数字化进行转型升级。

(十三)强化对企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现有数字经济企业争创数字经济领域省级、市级示范、试点、称号,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

五、聚力抓实数字惠民利企

(十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力争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打造1个标杆型智慧社区。

(十五)深化企业精准“画像”工作。深化企业精准“画像”工作,用好市级“沂蒙慧眼”系统,深入推动企业精准“画像”向中小微企业延伸。

六、聚力强化支撑保障措施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强区建设规划,确保“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紧密衔接、科学规范。深化大数据领域法治建设,组织举办4次普法宣传和2次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活动。

(十七)守牢安全底线。提高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管理水平,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安全检查活动;增强政务外网业务承载能力,做好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扩容规划。加快政务外网核心交换机房规范化改造,强化数据中心规范化管理,推进数据中心纳入市政务云平台,持续提升数据中心信创环境适配。加快推进信创工作。推进不少于6个非涉密信息系统适配改造。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