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edongquhd0117/2024-0000063 | 公开目录: | 审计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 | 2024-12-26 | 发布日期: | 2024-12-26 |
发布机构: | 河东区审计局 |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区审计局对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工作中,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区委“品质河东”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策落实,对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和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落实“三保”、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开展专项审计,推动优化政策支持方向,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财政规范,对区财政局组织预算执行、对区级预算单位开展全覆盖数据分析,重点对6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现场审计,对重点资金实行穿透式分析,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聚焦履职尽责,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客观评价成绩,依法揭示问题,推动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和担当作为,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聚焦工程规范,围绕招标投标和工程变更,对部分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巡审联动”审计,规范建设行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高政府投资绩效。
——聚焦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印发《河东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认定办法(试行)》,对5个区属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进行“回头看”。严格整改结果认定,压实各方整改责任。完善与区人大常委会、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等联动整改督查机制,推动完善源头治理。
一、区级财政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今年对60个部门财政资源统筹、预算执行绩效等情况开展全覆盖数据分析,重点对区财政局具体组织区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进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方面:一是行政性收费及罚没等非税收入滞留在财政专户未缴入国库。二是委托国有企业代为处置砂石款未收缴入库。三是财政专户部分暂存款结存时间较长,造成资金沉淀。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率低。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3万元,实际完成119.99万元,执行率为44.11%。二是未及时对2023年度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进行考核。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尚未制定科学的保值增值计划。区财政社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保值增值机制有待完善。二是资金流量预测不够精准。
(四)政府债券和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一是部分政府债券项目未按照合同进度完工。二是有的项目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三是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滞后,评价结果无法与次年预算安排挂钩。
二、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6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单位能够认真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积极推广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绩效管理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决算编制和执行不够到位。3个单位预算编制不规范,培训费、会议费未编制预算;2个单位预算执行不到位。二是预算绩效制度不健全。3个单位存在预算项目未按照规定开展绩效自评、未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等问题。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够规范。4个单位应计未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实不符,3个单位未开展资产清查和盘点工作,2个单位未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四是财政财务管理不够合规。3个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不到位,2个单位财务支出手续不完善、账务处理不规范。五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2个单位未制定内部审计和网络管理制度,1个单位往来款长期挂账。
三、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重点对5家区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及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大事项决策管理不够规范。4家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规范,对外投资等部分重大事项未经党组织集体决策;3家企业向银行借款、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未报区政府、区财政局审批。二是投资融资风险控制不够到位。3家企业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无收益,存在长期未开展业务、暂停经营以及未获取投资收益现象;三是重大项目建设不够规范。1家企业及权属公司已完工并进行结算审计的建设项目25个,未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四是资产负债损益不够真实。2家企业发出商品长期挂账,未确认收入,造成企业利润核算不实。五是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5家企业合同签订不规范,2家企业材料采购不规范,1家企业及权属公司库存管理不规范。
四、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一是工程变更不够规范。有6个项目因方案论证不够充分、决策不科学、设计深度不够等原因,施工期间工程变更追加额超10%。二是有的工程项目存在未按工程量清单施工等问题。3个工程项目未按照招标投标文件要求、工程变更方案和工程量清单施工。三是有的工程项目存在多计工程价款问题。2个工程项目因多计工程量、施工不符变更要求等原因,存在多计工程价款问题。四是施工进度滞后于合同工期问题比较突出。抽查10个工程项目,有8个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滞后于合同工期。五是工程项目竣工结算不及时问题比较普遍。抽查审计5个工程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并已组织验收,但均未完成工程竣工结算。
五、审计建议
一是加强预算全流程管理,提升财政预算绩效。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完善结转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完善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强化预算约束,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
二是强力抓好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贡献能力。注重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培育壮大新经济、新税源,实现税收持续增长,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预算性约束,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精准度。
三是强化民生领域监管,推动重大政策落地。压紧压实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重点民生领域服务保障,确保“三保”良性运转。强化政府专项债券投后管理,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着力防范债务风险。
四是注重资源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增强企业资产运营效能。夯实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基础,严格资产出租出借处置程序,及时盘活处置各类闲置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高效利用。
五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建设变更等行为,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投资规模,严格按照“变更必审查、非必要不变更、变更总价控制、建设单位负总责”原则,严格履行变更程序,加强财政评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