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有效整治项目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市纪委监委要求,河东区纪委监委自4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项目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助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
一、成立工作专班,提高监督质效。按照“一两双双”工作要求,成立由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牵头的监督专班,负责日常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组织学习《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名录》《必须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规定》《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明确监督内容,提高监督质效。
二、开展专题调研,明确监督方向。为进一步掌握我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采购工作情况,对区财政局、区住建局等9个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和6个镇街项目招投标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各部门单位履职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等,明确监督重点,提高监督针对性。
三、做好结合工作,督促自查自纠。督促9个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正在进行的全市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巡察工作,从履职尽责、监督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制定排查整改清单,扎实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整改到位。各部门共查摆问题73个,目前正在整改过程中。
四、坚持“开门整治”,广征问题线索。在河东清风、河东首发等媒体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招投标领域的问题线索。筛选2022年以来涉及项目招投标领域投诉的12345工单,对多次重办单、不满意工单等进行回访,收集问题线索。开展信访线索进行大起底,对2022年以来涉及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区委信访和纪检系统信访开展“回头看”。
五、坚持边查边改,深化整治成效。一是具体问题立行立改。对能够即时整改的具体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4个。二是问题线索快查快结。对涉及项目招投标领域的问题线索单独建立台账,随时移交,每月调度。截至目前,已发现线索6条。三是以案促改治理源头。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典型性、深层次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比如,针对各镇街在村级小微工程中存在的招标问题,区纪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完善制度,规范村级小微工程建设程序。
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加大问题线索查找力度,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案件查处、信息共享通报等工作联动机制,对监管不力、职能部门履职缺失,利益输送、违纪违法等,对资金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进行重点核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坚持优先查办、从严从快、查清问题,严肃执纪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