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弄得这个爱心帖,像俺这样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年人,随手一翻小册子,就能清楚地知道俺一个月低保能领多少钱,什么时候涨的钱,俺该享受的待遇写的明明白白,让人一看,一目了然,太实用了。”近日,九曲街道耿斜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保荣,笑着对该街道扶贫办主任徐世霞说。

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好收官之战,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严格政策落实落地,规范扶贫档案精准管理,充分发挥档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性采用《到户帮扶工作手册》内附加“爱心贴”附件,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扶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谱写了河东区脱贫攻坚新篇章,映射了河东区扶贫帮扶人真扶贫、扶真贫的真感情。
九曲街道扶贫办对全街道191户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和4户即时帮扶户的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按照方便工作、规范整理的原则,在组织安排《到户帮扶手册》填写时,发现手册空间因为版面受限,不能很全面地展现脱贫攻坚成果;本着让贫困户一目了然熟知自己所享受的政策、“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收入明细、帮扶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的目标,有效解决并最大限度避免因贫困户年龄大、沟通交流有障碍等原因,贫困户不能知晓自己所享受的政策待遇的问题;该镇扶贫办集思广益,想到了在扶贫手册所有政策项目版块栏目内,添加黏贴爱心便利贴的方法,把贫困户享受的政策、福利待遇、残疾证发证日期、房屋鉴定、使用自来水时间、慢性病办理、兜底保障等各项信息内容,详细写在爱心便利贴上,并进行附加诠释说明,做到政策清、待遇明、标注细。

同时为了细化分类,便于查找、规范平衡点,该街道扶贫办参照财务工作的方法,使用了彩色索引贴,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彩色索引贴分别标注上贫困户基础信息、教育保障、住房保障、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一项项内容,颜色醒目方便查阅一目了然,同时还能随时根据需求修改黏贴位置,进一步规范了档案整理工作,真正实现全街道扶贫档案及贫困户的档案资料规范化、具体化、标准化,使其达到一目了然、应有尽有的程度。
“我们梅家埠街道对扶贫手册的规范管理,率先采用了口取纸小标签,也就是爱心贴,该贴详细记录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在帮扶干部填写小标签过程中,既方便贫困户了解自己具体享受了哪些帮扶政策,又能一目了然的反映出部门单位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还能在政策变化调整时,及时更新落实贫困户享受的待遇,可谓是小标签,大作用。”梅家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卓宝娟,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大会上,如此介绍。

积极响应就是最快最有成效的落实,在规范填写好贫困户各项政策后,芝麻墩街道民政办主任卞德云还把手册内的帮扶记录进行了教科书式的记载,从贫困户基本信息、政策落实、入户走访、物品发放、诉求处理、环境整治,一一记录,“我这样做,就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的要求,真心去做,用心帮扶,脚踏实地把扶贫工作做好,让党的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贫困户的脸上。”卞德云一边清扫着贫困户丰丙上的院子,一边和前来调研脱贫攻坚的区扶贫办副主任郑佃锋,愉快地交流。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精准扶贫档案真实、完整记录了脱贫攻坚的过程,对于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精准扶贫、规范各项脱贫措施至关重要。
“九曲街道扶贫办和梅家埠街道扶贫办创新使用爱心帖,也是扶贫万能贴,既能查漏补缺,也能更新政策落实,对贫困户的待遇清晰完整地体现出来,扶贫档案资料里还有银行流水凭证,随时显示最新状态,这些辅助材料的规范整理,完整地记录了脱贫攻坚的真实过程,确保了扶贫成效,值得我们全区普及推广。”区扶贫办主任刘海佳在全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会议上,认真总结。
爱心贴的创新使用,极大的契合了省市脱贫攻坚成果新气象,既有相关证明材料的完整性,又有政策落实的准确性,还有补短板查漏洞的补救性,夯实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石,扮靓了同奔小康路的绚丽风景。(于婷婷张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