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东区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审计委员会精神,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强化整改措施,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程序,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积极破解整改难题,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是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审计整改各项机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夯实整改主体责任,从政策、制度、机制、标准层面巩固整改成果,着力构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力争做到“审计一个单位规范一个单位,处理一个问题教育引导全面”的效果。结合问题整改,坚持立行立改,有针对性制定完善有关的制度规定,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堵漏补缺,举一反三,总结教训,拿出真招实招,严肃追责问责,推动标本兼治。
二是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程序。区委审委会办公室、区审计局联合下发《审计整改督查通知》,要求有关镇街、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负总责,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牵头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对前期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再审计,重点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在推动问题逐个整改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排查和梳理共性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找准漏洞短板,通盘考虑,实现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对多年审计查出的问题列出台账和名单,对一些部门、系统、单位长期存在的问题要落实整改的责任人和整改时间,防止出现应付心理和表面整改。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自2022年起,区委、区政府将审计整改纳入了《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标准》和《河东区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制定了《河东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认定办法》,进一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提高审计整改工作质效,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健全审计项目预算绩效运行监控体系,加强对项目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双监控”。针对项目运行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和管理问题,要及时反馈纠偏纠错和调整处置,促进审计目标按期保质实现。加强审计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项目安排有机衔接。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项目绩效管理的意见,加快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审计项目指标体系,推动提高审计项目绩效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