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是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东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法治宣传工作要求,以深化依法治理为统领,创新普法宣传思路,打造“普法+”项目,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普法效果显著。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河东区普法宣传做法。
一、推进“普法+重点人员”,实现精准普法。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进课堂”活动,邀请法官、检察官等走进学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村居)”活动,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宣传法律法规。
二、推进“普法+传统戏曲”,打造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民间文化人才,组建“荷美”庄户剧团,编排法治戏曲,将《民法典》等内容融入地方传统戏曲,让群众观看演出的同时,熟悉涉及的法律内容,有效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剧团定期巡演,自创建以来,累计开展法治文艺汇演300余场次,观看演出群众4000余人。
三、推进“普法+网络平台”,扩大受众群体。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作用,常态化普及法律知识。2018年5月,创建“普法君”快手账号,通过直播平台进行普法,“普法君”作品涉及法律法规解读,以案释法等内容,截至目前,累计发布作品2077个,粉丝136万人,短视频播放总量超过1亿次。
四、推进“普法+法治乡村”,提升基层法治化水平。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与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进一步融合,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累计培育“法治带头人”372人,“法律明白人”379人,选聘70名律师和3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实现行政村法律顾问全覆盖。截至目前,为全区各村(社区)、合作社、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32件,举办法治讲座68场,为美丽乡村建设撑起一把“法治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