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快讯 > 正文
河东区市场监管局:强监管、惠民生、守护群众“菜篮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8日 来源: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今年以来,河东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推出农贸市场“141”监管模式,抓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1个有利契机,把好疫情防控、产品入市、产品质量、公平交易4个关口,全面推广哨点监管1个机制,提升农贸市场整体环境,守护群众消费“菜篮子”。

双城同创为契机,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整体环境。对市场整体环境进行升级改造,督促市场开办方整修市场公厕2处,修补破损路面200平米,更换增配分类垃圾桶60个,配置果蔬容器210个,更换陈旧破损公益广告50幅;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做好平日的清洁清扫工作,对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杀点等基础设施进行清扫保洁,每天闭市后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发动商户对摊位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及时清运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让消费者有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安居农贸市场、九曲店农贸市场、相公农贸市场、皇山农贸市场、月亮湾农贸市场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农贸市场。

严控农贸市场防疫措施,把好疫情防控关。督促市场开办方做好进场群众测温和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商户健康档案管理;严禁野生动物交易,在各农贸市场电子屏滚动播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宣传内容200条次;筑牢农贸市场核酸检测防护墙,推动落实重点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全覆盖、疫苗接种全覆盖;对操作台面、下水道、入场食品运输车辆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加大对农贸市场经营商户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发放张贴宣传资料1212份。

严查农贸市场商户进货,把好产品入市关。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增强经营户食品质量把关意识;做好进货查验制度,加强对经营户履行食品安全把关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商品一律要求整改落实;做好台帐检查,督促指导商户落实好质量承诺制度、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制度,确保进货“一批次一登记”。检查食品经营户1780家,督促132家健全完善购销台帐制度,责令改正87家。

严格农贸市场食品检测,把好产品质量关。充分发挥“每日快检、随时抽检、日常检查”三位一体的食品检测网络作用,每天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及时处置快检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组织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农贸市场销售的米、面、调味品、蔬菜、水果等进行抽检;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对农贸市场食品质量全方位、无缝隙的监管覆盖。今年以来,农产品快检20839批次,合格率达到99.9%,4批次不合格产品已做退市销毁处理;食品抽检2569批次,合格率达到97.6%,不合格的立案处罚率100%,有力保障了市场销售环节食品质量安全。

严办农贸市场违法案件,把好公平交易关。对市场内业户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具备经营资格、是否配齐合格计量器具,督促引导经营者办理营业执照,确保持照持证经营;督促引导经营者进行计量器具检验,使用合格计量器具,杜绝伪造数据、缺斤短两等坑害消费者行为。今年以来,立案查处无证经营案件9件;办理涉嫌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准确度不符合要求的计量器具案件1宗,涉嫌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案件2件,进一步确保农贸市场秩序更公平有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买得舒心。

设置末端哨点,健全监管机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监管模式,按照“哨点发现报告、条线分级分流、网格限时办理、属地全程督办、区局回访问效”的运行机制,在农贸市场设立15个食品安全监管哨点,进一步延伸食品监管触角,使农贸市场监管由被动监管转向主动监管、由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今年以来,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哨点共上传有效食品安全巡查信息300多条;发现食品生产隐患9起、餐饮服务隐患13起、食品流通环节隐患28起,已全部予以整改。(马良)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