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春光旖旎的人间最美四月天,河东区小学英语老师们也迎来了一场滋润专业成长的及时雨。4月6日上午,河东区小学英语研讨会暨孙思静名师工作室第一期研修活动在益民实验小学弘毅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河东区各学校近百位英语老师们参加活动。

NO.1深度学习读书分享
理论指导实践,读书与实践结合才会真正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成员按小组分享深度学习读书体会,老师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全面解读了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具体课例来分享、解读深度学习的探索和运用,深挖教材,基于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名师工作室成员就前期阅读的《儿童英语深度学习》以及《英语阅读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这两本书进行读书分享,并结合课外阅读绘本How the Seasons Came进行作业展示。

NO.2 绘本设计展示
名师工作室成员分组展示了集体参与设计的绘本素材How the Seasons Came输出环节,详细呈现了文本解读和具体教学活动设计。
工作室成员作业展示后,来自临沂九小的马淼淼老师解读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 Let's learn,结合单元的主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本单元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NO.3 理论引领
针对老师们在阅读教学设计方面提出的具体问题和疑惑,孙思静老师做了题为《小学英语读写活动教学设计》的报告,从四方面重点介绍了读写结合的古今中外的研究;如何做到读写结合,以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和要求;有效的评价策略和指导性的反馈,引导语言表达丰富性;基于教学目的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同时对英语《课标》读写能力目标进行具体解读,对如何制定单元主题读写目标和课时目标提出部分建议。

NO.4 课例展示
短暂休息之后,来自益民实验小学的钟晓婷老师和五年级的孩子们呈现了精彩的绘本读写课《How the Seasons Came》。参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台上,师生一起读、一起写、一起思考、一起回答问题,参与和感受读写结合带来的不同课堂体验。

NO.5 议课评课
在分组议课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思考,指出本节课的巧妙设计之处以及可以更加完善的环节,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使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和设计活动走向更加扎实和有效。

NO.6总结提升
河东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张如星老师进行会议总结。张老师从"感动"和"欣喜"两方面对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和内容进行点评,对我区小学英语教师团队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张老师根据课例结合《课标》再一次对读写整合课进行解读,提出发展学生思维的途径和重要性。最后张老师提出生态阅读实现的方法,提倡老师们自主读书、积极思考、讨论研究、实践写作、改进分享,实现教师主动型成长。

春光无限好,教研正当时。未来的日子里,河东小学英语人一定会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深深扎根教育教学土壤深处。我们会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最大力度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了孩子们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将不忘教育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打造"学在河东"教育品牌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