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东区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智能问答 简体 | 繁体
索 引 号: hedongquhd0207/2024-0000306 公开目录: 行动举措
成文日期: 2024-12-26 发布日期: 2024-12-26
发布机构: 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河东区创新光伏应用“一件事”改革 助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6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河东区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推出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服务,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为光伏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改革后,申报材料由24项减少到13项,环节由3个减少到1个,跑动次数由3次变为0次,时限由20多天压缩到最快1天,已为5家新能源公司提供“一件事”服务,全过程跟进办理业务20余件,相关做法被人民网、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一、机制创新,围绕“三个联动”重构跨部门办理流程。一是市区联动。由行政审批部门牵头制定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方案及流程图,将涉及发改、行政审批、电力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电网接入和消纳原则性意见出具、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意见出具3类业务整合成“一件事”,制定光伏项目报装明白纸,明确各项手续的办理流程及材料清单,通过市区上下联动,打通沟通渠道,助力项目建设全过程畅通无阻。二是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共同解决项目全过程面临的复杂问题。河东区深入实施联动工作机制,区发改、电力、行政审批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以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契机,梳理项目审批各环节数据信息不贯通、工作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事项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行政审批服务速度。例如河东区郑旺镇刘官庄村1892KW道路及养殖场屋顶光伏项目,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比预期整整提前了20天。三是内部联动。对多渠道收集的难点问题,分3类进行有效解决。经研判,当天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当天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报局主要领导,由“一把手”亲自上阵,闭环解决;复杂问题,报区政府分管领导研究解决。截至目前,已为2家新能源企业协调解决问题5个。

二、全线发力,聚焦“两个渠道”实现业务同步审批。一方面,线上,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上线光伏产业应用“一件事”模块,依托临沂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与国家电网营销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数据重复录入,企业在线上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全部业务,实现光伏报装业务全流程集中审批,同时企业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审核进度,提高审批过程透明度,促进光伏项目高效投产运营;另一方面,线下,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申请人在1个窗口完成申请材料提交,窗口工作人员将数据实时传递至相应业务部门,实现“统一出证”。推行邮政“双向免费寄递服务”,打造企业可免费邮寄申报材料、免费寄送办结材料的“双向寄递”模式,将政务服务距离延伸至企业办公区门口、市民家门口,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企业群众跑腿次数由原来的3次变为最多跑1次。

三、服务贯通,紧扣“一个周期”力保审批质效持续提升。为全区项目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重点项目“全链条审批、全在线办理、全周期服务、全流程提速”。一是“超前谋划”,靠前服务。河东区秉持“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梳理项目所涉及的行政审批、发改、电力等部门服务事项,通过“一对一”专人对接,动态跟踪评申报进展,以最快速度、最简流程、最优服务帮助该项目放心落地、快速投产。二是“全程跟踪”,管家服务。建立项目管家团队、专家团队,市区镇三级联动的“1223”帮代办服务机制,打造项目急诊室,组建由16个单位40余人组成的“三师会审”服务攻坚队,对项目进行清单化管理、提供全周期审批服务保障。自2024年2月“项目急诊室”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200多家企业,办理建设工程领域600余项业务。三是“量身定制”,精准服务。争当“辅导员、代办员、领航员、数字员、协调员”,以“一切工作到项目”为引领,争创临沂速度为目标,为项目提供更精准、高效、专业的审批服务保障。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赶大集”活动,让政策进市场、进园区、进项目,面对面讲解惠企政策,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