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edongquhd0206/2024-0000209 | 公开目录: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
成文日期: | 2024-06-22 | 发布日期: | 2024-06-22 |
发布机构: |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
彭振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河东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认真研究了提案内容,并悉心采纳了您提出的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发挥河东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企业团建拓展红色旅游
(一)创新开发红色文旅载体。围绕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形式多样”的教学体系,开发了《解放战争华东战场三个战役的回顾与思考》《从华野军民情看沂蒙精神特质》等专题课程和《红色沃土上的鱼水之歌》《沂蒙红微电影教学》等艺术党课,创作了《老兵》《河湾情》《识字班》等多部沉浸式情景剧。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红色教育体验中心,设置“红色书屋”“红色邮局”“红色工坊”“红色剧场”四个功能场所,可同时容纳300人进行红色教育。
(二)持续开发红色研学资源。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展陈,发挥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联合临沂大学、沂蒙干部学院等开发理论党课,推出特色实践线路,打造全国红色研学示范基地。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服务范围,除面向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之外,重点开发企业团建、大中学生红色研学项目。
(三)打造“沂蒙红”思政教育基地。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与区内国企合作,正在打造“心泊沂蒙 梦栖华野”“沂蒙红”思政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项目。打破展馆的静态展陈形式以及讲解的被动“灌输”,通过场景植入、环节互动,以渡淮入鲁、红色家书、沂蒙练兵、满缸运动等环节,层层递进,以沉浸式体验形式让参与者了解和感悟沂蒙精神。
二、以精品民宿带动乡村旅游
(一)打造特色民宿品牌。通过多渠道开发、高品位包装等措施,有计划、成体系地盘活利用了一批城乡闲置资源,聚力建设“沂蒙乡愁,温泉记忆”民宿品牌。打造了龙园地中海风情民宿、龙园凤栖度假酒店、莫兰迪艺术民宿、奥华温泉【私家独栋汤院】轻奢温泉民宿、鲁商知春湖云海泉居民宿等5个精品项目。
(二)提升精品民宿质量。在琅琊古城内打造132间民宿客房,计划12月底前建设完成并对外营业。积极开发温水乡民宿片区,目前桂之坊、溪桥坞2家精品民宿,已完成内部装饰,预计10月份正式营业。举办民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对民宿从业人员开展住宿、餐饮、礼仪、营销管理等方面培训,提升民宿行业服务质量水平。
三、以高端酒店支撑城市旅游
(一)服务高端酒店项目运营。支持临沂城发与锦江国际酒店合作,成立临沂城发·锦江国际饭店集团。提升焕新山东省金星级文化主题酒店观唐温泉和五星级温泉酒店鲁商知春湖,为游客提供舒适满意住宿体验。不断优化营商投资环境,吸引国际酒店业头部企业投资高端旅游饭店项目。
(二)保障在建酒店项目完工。加快景澜·青棠酒店建设,目前134间客房正在进行装修,争取10月底前建成营业。积极推进君澜里温泉酒店项目、琅琊文化休闲度假酒店项目落地。
四、以时尚业态激活网红旅游
(一)丰富旅游业态。积极鼓励各旅游企业打造旅游新业态,全面激活网红旅游经济。推出包括龙园星空露营、观唐温水乡长街宴、金沙湾露营、“夜探魔法森林”剧本杀、红色沉浸式小院情景剧等在内的多种新型旅游项目。持续推介发布河东区网红打卡地推荐点,包括网红餐厅、特色美食、特色景区、露营基地等。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河东文旅推荐官。
(二)营造旅游舒适环境。强化道路交通保障,优化公共交通运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与执法,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酒店价格上涨等欺诈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文化旅游消费环境。
五、以时间节庆开发周期旅游
(一)持续开展系列节庆游活动。我区积极开展锣鼓大赛、秧歌展演、广场舞邀请赛、龙园龙舟表演、汉韵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举办了新春庙会(游园会)、元宵灯会、端午粽头戏、龙园龙虾啤酒节、灯光水幕电影节、临沂市花沂州海棠文化旅游节、八湖草莓节、汤头温泉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全域旅游,一镇街一线路,已推出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加大主题游活动开发力度。一是发挥汤头温泉优势,办好“清明赶头汤”“伏天下伏汤”“冬季泡温泉”等主题活动。二是整合资源,策划暑期、寒假研学度假活动,鼓励景区联合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学生客流。三是推出“请到河东过周末”系列宣传短视频。打造两天一夜精品旅游线路。四是支持琅琊古城、龙园旅游区等重点景区策划主题活动吸引客流,如“龙园十二灶炒鸡大赛”“琅琊名士踏春季”“古风毕业旅行”等系列主题活动。五是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特色时令旅游精品线路。
六、以地方文化赋能特色旅游
(一)加强博物馆建设带动地方文化发展。对全区备案的7家博物馆进行展陈提升改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博物馆开放服务能力;规划建设龙园景区博物馆群;打造琅琊古城展馆文化业态;对民间博物馆进行规范提升,指导做好场所安全管理和运营。
(二)推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对24名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技艺水平和传承能力。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织非遗技能大赛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关注参与,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加大非遗工坊的建设支持力度,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地方特色和非遗文化,开发系列非遗旅游产品,如漆扇非遗体验、彩印花布非遗研学游等,支持在已有旅游线路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等内容,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深入了解我们的地方特色非遗文化。
(三)深化演艺工作赋能特色旅游。成立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不断充实编排创作人员队伍,创作至少1部小剧和1部小戏,力争冲击省、市各类奖项。成立琅琊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整理琅琊文化,不断丰富琅琊古城文化业态。提升琅琊古城演艺品牌,叫响“东方演艺之都”称号。在《国秀·琅琊》《只此琅琊》节目之外,重点提升完善《水秀》和《图腾飞舞》演艺项目,加快《兵法圣境》游船体验项目的推进。不断创作编排延续性节目,持续打磨提升演艺效果,做到常演常新。7月份,举办河东区第8届广场艺术节。10月份,举办第10届广场舞大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十分感谢您对河东区旅游产业的支持与帮助。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1日
建议承办分管领导:赵言超
承办责任人:尤梦圆
联系电话:0539-2932118
抄送: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室 区政府督查服务中心